食管是连接喉咙和胃的管状结构,癌细胞发生在该部位,即为食管癌。

“会吃”可预防食管癌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的食管癌负担较重,在2020年,全世界预计新发食管癌60万余例,死亡54.4万例,其中近半数发生于我国。食管癌所致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在我国所有癌症中位列第四,且由于确诊时患者多为晚期,因此食管癌的预后目前仍较差。食管癌发病有区域性的差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太行山山脉周围省份的发病率较高,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

哪些因素和食管癌发病相关

目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食管黏膜损伤与食管癌发生密切相关。

主要发病因素有:

亚硝胺化合物:酸菜、腌菜等;亚硝胺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霉菌的致癌物:发霉食物、黄曲霉、白曲霉等;长期服用可诱发食管癌。

微量元素缺乏:钼、锌、铜、镍、vitA、B2;

不良饮食惯:热、粗糙、硬、吸烟喝酒、咀嚼不细等,对食管黏膜损伤。

遗传因素:有家族发病现象;

癌前病变:慢性炎症、食管反流、贲门迟缓等。未经处理,可进一步发展为食管癌。一般情况,吸烟喝酒是高收入国家的常见致病因素,不良饮食惯是低收入国家的常见致病因素。

食管癌的临床表现

“会吃”可预防食管癌

食管癌早期症状不太典型或者不明显,有一些病人可以表现为食管、咽喉、胸部有异物感,或有闷胀和疼痛感;还可表现为进食粗糙或者比较干的食物,下咽过程中出现停顿或停滞,部分患者可能有进食梗痛情况,但这种症状常常不连续,时好时无。

造成这种表现的原因推测可能是食管局部病变刺激到食管异常蠕动或者痉挛,或者食管表面有炎症、糜烂、溃疡等,引起食管相应早期表现,但其症状不典型。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症状可能会更频繁或者持续时间更长。总的来说,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是很典型。

如何早期发现食管癌

内镜和活检病理检查是目前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金标准。内镜下可直观观察食管黏膜改变,评估癌肿状态,拍摄或录制病变影像资料,并可通过染色、放大等方法,评估病灶性质、部位、边界和范围,一步到位完成筛查和早期诊断。在没取到病理的情况,怀疑食管病变为恶性病变,需要反复取活检,避免遗漏疾病,可选择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指示性活检。提高食管癌的发现率,是现阶段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电子染色内镜等内镜新技术在早期食管癌筛查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会吃”可降低食管癌风险:食管癌属于消化性疾病,和我们的饮食惯密切相关。长期的不良饮食惯,会造成反复的“黏膜损伤—修复—再损伤—再修复”过程,都有可能导致食道癌的癌前病变。所以,“会吃”是很重要的。

改变不良饮食惯:日前,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在最新出版的《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饮用65℃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不仅热饮,深受国人偏爱的火锅等炽烈热食也有同样的危害,食物温度过高,会灼伤食管黏膜长期下去,可使食管发生癌变。

少食刺激性食物,如太咸、太辣食物、太粗糙的食物,减少对食管黏膜的损伤。

禁食发霉及腐烂食物,少吃腌制食物,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

减少吸烟、喝烈性酒等,规律饮食,忌饥一顿饱一顿,有家族史者及慢性炎症者更应注意,及早处理基础疾病。

调整饮食结构,合理搭配膳食很重要,有研究表明,膳食中缺乏维生素、蛋白质及必需脂肪酸,可以使食管黏膜增生、间变,进一步可引起癌变,微量元素铁、钼、锌等的缺少也和食管癌发生有关。鼓励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由于食管癌具有比较显著的家庭聚集现象,高发地区连续三代或三代以上出现食管癌患者的家庭屡见不鲜,作为高危人群需定期体检。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及时就医服药,分餐制,消毒碗筷。特别提醒广大读者朋友,平时发现吞咽异常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早期食道癌手术治疗可根治。(邓州肿瘤医院)

推荐内容